第十七届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决赛基础题获奖名次表
发布时间:2016-11-10 作者:admin| 获奖等级 | 学校 | 组员 | 作品名称 | 指导老师 |
| 一等奖 | 岭南师范学院 | 刘家盈、陈静元、符栩铭、凌彩宁、蔡马赵 | 线缺陷声子晶体声聚焦 | 钟兰花、李栋宇、黄贞 |
| 一等奖 | 深圳大学 | 何其聪、肖书宇、谢枳高 | 空气中波导型声透镜的设计 | 赵改清、刘英 |
| 一等奖 | 华南师范大学 | 谢梓岚、陈韵琳、毛冠文、袁添文 | 基于4F铝声透镜和声光折射的声聚焦测量 | 吴泳波 |
| 一等奖 | 华南师范大学 | 罗祖妮、康慧琳、沙雨柔、李耿超、丘林 | 基于菲涅尔声透镜声波汇聚对焦平面声强的定量测量 | 曾育锋、彭力 |
| 一等奖 | 华南理工大学 | 龙锦川、陈恭、潘保有、郑少武、姚勇文 | 基于自制液体声透镜的水下超声聚焦实验 | 叶晓靖、梁志强、钟小丽 |
| 二等奖 | 韩山师范学院 | 陈启导、陈璇、张劲 | 基于超声波的声聚焦演示实验装置 | 黄贤群、王小怀 |
| 二等奖 | 深圳大学 | 赖晓阳、刘鑫、吴敏敏、同盟 | 超声波束聚焦 | 邱云明 |
| 二等奖 |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| 曾伟基、洪漳豪、阳文、柯罗圳、麦耀林 | 圆饼状障碍物型声透镜空气中声聚焦的实验研究 | 秦好泉、滕坚、张霞 |
| 二等奖 | 华南师范大学 | 李颖兰、李倩平、孔维狄、黄梦琪、邓礼能 | 声波波带片聚焦换能器声波实验 | 李丰果、郑楚君 |
| 二等奖 | 暨南大学 | 张庆焯、叶旭鹏、张宇靖、杨超杰、汤嘉豪 | 基于椭球体以及压电晶片的超声波聚焦及测量装置 | 余晓敏 |
| 二等奖 | 岭南师范学院 | 周艳、郑燕珠、林舒欣、黄恒烽、刘嘉惠 | 超声波球面聚焦的可视化演示装置 | 张军、黄贞、廖峻 |
| 二等奖 | 南方科技大学 | 张亦弛、张威、何武庆、许德豪 | 利用菲涅尔声学透镜进行声波聚焦 | 杨珺、邓冬梅、徐婷婷 |
| 二等奖 | 广州工商学院 | 张泽平、张如玮、罗景城 、李华勇、王颖星 | 一种反射式声波聚焦装置 | 易亚军、罗俊、彭俊坛 |
| 二等奖 | 嘉应学院 | 陈墨言、钟俊龙、林旭城、刘金来、徐玉祥 | 探测球面聚焦声强分布的装置设计 | 李旭华、张海宁、李惠玲 |
| 二等奖 | 广东工业大学 | 袁机进、邓景威、彭春来 | 基于声透镜的声波聚焦效果的探究 | 黄继才、苏成悦、周冬跃 |
| 三等奖 | 韶关学院 | 张顺生、严凤铮、温铠鸿、蒙保观 | 基于组合型金属曲面反射的声波聚集装置 | 罗洋城、陈慧清、朱昌勇 |
| 三等奖 |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| 李炽均、徐志乐、梁梓健、邓煜铭 | 可变焦类透镜声波聚焦系统 | 陈伟成、谢嘉宁 |
| 三等奖 | 中山大学 | 刘伟坤、黄文浚、胡纪元 | 空气中基于声传感器的声波聚焦实验探索 | 李佼洋、王福娟、王嘉辉 |
| 三等奖 |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| 王志伟、郭裕、杨俊伟、王勇龙、林国宏 | 空气中声波聚焦的实验研究 | 秦好泉、田红梅、曹喻霖 |
| 三等奖 | 华南理工大学 | 张莹、谢琳、陈智豪、刘润琦 | 超声波的聚焦 | 叶晓靖、钟小丽、梁志强 |
| 三等奖 |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| 叶铭铭、明仲、周芳、陈俊祥、何伟浩 | 声聚焦理论实验报告 | 陆兴华 |
| 三等奖 | 暨南大学 | 成金、向云山、周俊杰、王建国、刘智贤 | 基于凹透镜的聚焦声场设计及其检测装置 | 赵传熙、付勇 |
| 三等奖 | 深圳大学 | 张德旋、黄吉峰、陈福发、黄雅汐 | 超声波的聚焦与测量 | 胡世鹏 |
| 三等奖 | 嘉应学院 | 郑景辉、曾锦富、张长江、吴尚霖、陈映霞 | 声波聚焦的探究 | 陈昭炎、李惠玲 |
| 三等奖 | 华南师范大学 | 胡嘉莹、宋富民、周桑霓、张国伟、于智杰 | 利用波导型声透镜探究声波聚焦 | 江浩湘、曾育锋、李丰果 |
| 三等奖 | 深圳大学 | 吴坤宇、郑梦媛、叶燕琴、陈佳帆、韩倩暖 | 研究液体声透镜低频带的聚焦 | 赵改清 |
| 三等奖 | 华南师范大学 | 李彦慧、谢佳惠、梁玉青、张泽盛、关耀鹏 |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对声透镜系统的非接触测量 | 吴泳波 |
| 三等奖 | 广州大学 | 曾裕琼、刘锡泽、王婉芝、莫淑霞 | 声波的聚焦 | 钱志龙、王翠华 |
| 三等奖 | 华南师范大学 | 刘志成、陈秋芸、叶小凤、陈锦芸、梅韵芝 | 基于声透镜聚焦法探测声聚焦效果及相关参数 | 吴泳波、彭力 |
| 三等奖 | 华南农业大学 | 邱洪丹、罗文杰、姚嘉鑫 | 基于半球面的声波聚焦 | 麦志杰、谭穗妍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