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子风采(国家奖学金)| 赵世博:青衿之志,笃行致远

稿件来源: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编辑:赵世博、王颖 责任审核人:赵福利

 

个人简介

       赵世博,中山大学物理学院、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凝聚态物理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,导师为侯玉升副教授。在校期间获得2024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芙兰优秀研究生奖学金、硕士研究生一等奖助金。

 

 

勤学苦练,终见曙光

      基于本科期间的学习经历和浓厚兴趣,赵世博选择了计算凝聚态物理这个研究方向。自硕士入学以来,他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。在研究生的第一年,他系统学习了固体物理、磁学与磁性材料、凝聚态物理计算方法等核心的专业课程,努力巩固理论基础。此外,在导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下,他不仅认真学习积累计算物理相关的实操经验,还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,紧跟国际前沿研究动态,不断提升学术水平,为后续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      在之后的科研旅途中,赵世博始终保持谦虚的求学态度与严谨的科研精神。他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,多次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,如第十八届全国磁学理论会议,并主动展示研究成果、分享心得,乐于与同行交流学习。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,他不断深化对复杂物理问题的理解,以严谨的态度和探索精神面对每一个挑战。研究生期间,赵世博专注于探究各向异性磁阻尼的机制。虽然“万事开头难”,但他相信“只要肯登攀”,努力就不会徒劳。遇到问题,他冷静分析,查阅文献并勤于思考,还积极与导师进行沟通交流,经过无数次的计算、分析、讨论,最终柳暗花明,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期刊上。

 

千里之行,积于跬步

      在科研过程中,赵世博始终铭记导师的教诲,“遇到问题要多思考、多去做,要敢于尝试、探索和创新”。在硕士阶段,他还同时开展了基塔耶夫量子自旋液体的相关理论研究工作,并积极参与和实验组的合作课题。他认为,与其感慨路难行,不如马上出发。他坚信科研之路没有捷径,失败往往会设下陷阱,而成功从不会轻易发出邀请,只有不断地试错与探索,才能克服科研路途中的一个个艰难险阻。若想要闪烁就得对自己更加严格,不止在科研工作中,在生活上也要保持不懈进取的心态,祈祷奇迹其实不如无尽的练习。唯有始终保持学徒般谦逊的态度,秉持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精神,坚定地朝着理想前行,才能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。

 

一张一弛,高效科研

      赵世博认为,不论是从事科研或是其他工作,效率都是至关重要的。同时,身体是革命的本钱,只有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,才能确保科研和工作的持续高效推进。因此,他在科研之余还会和导师以及课题组的同学一起打羽毛球、乒乓球,既锻炼了身体,又实现了劳逸结合。但在科研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专心致志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。此外,侯老师不仅在学术组会上引导大家进行深入讨论,还会适时组织运动或聚餐活动,使整个课题组的氛围格外融洽。大家平日里相处如同好友,不仅交流学术问题,也分享生活点滴和兴趣爱好。赵世博表示非常感谢侯老师课题组给他提供的和谐的、融洽的科研环境。

 

获奖感言

      获得国家奖学金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和认可,更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。我非常感谢导师以及课题组的同学们的帮助与支持,也感谢家人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。路不该是疑问句,我相信这既是终点,又是起点。在未来的科研旅途乃至人生道路中,我也将继续努力,始终保持一颗勇于攀登的心,抵达心中的辽阔,不断进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