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在这里

学术报告(2025年3月19日10:10):拓扑环面码的自对偶混合态量子相变

报告人: 
朱国毅助理教授(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)
题目: 
广东省磁电物性分析与器件重点实验室 学术讲座(第五十一期):拓扑环面码的自对偶混合态量子相变
地点: 
中山大学南校园550栋二楼讲学厅
时间: 
2025年3月19日上午10:10

主 持 人:姚道新教授

报告摘要:量子科技的快速发展将量子测量和噪声引入了量子多体物理,要求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开放量子系统中的混合态物质相。在本报告中,我将讨论拓扑环面(表面)码在量子隐形传态、测量或噪声通道下的退相干相变。我们发现电磁自对偶对称性导致了混合态Z2拓扑序的绝对稳定性。在退相干极限下,我们将该系统映射到(1+1)维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的测量量子电路和(2+1)维D对称类的Chalkder-Coddington网络模型,这可以用N→1复本极限下的SO(2N)/U(N)非线性西格玛模型来描述。作为不可逆对称性的Kramers-Wannier自对偶对称性从强对称性被推广到弱对称性。我们结合使用张量网络、蒙特卡罗和高斯费米子演化方法,揭示了这种新型弱自对偶临界态的共形对称性及其与Nishimori临界态的联系。

参考文献:

Eckstein, Han, Trebst, Zhu*, PRX Quantum 5, 040313 (2024);

Wang, Vasseur, Trebst, Ludwig, Zhu*, arXiv: 2502.14034 (2025).

 

个人简介: 朱国毅,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助理教授。2019年获得清华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,主要研究强关联量子多体系统中的拓扑物态和相变。2019年-2021年,在德国马克斯·普朗克复杂系统物理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员,研究拓扑和格点规范系统中的非平衡量子动力学问题。之后在德国科隆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,致力于在新型量子计算平台上实现长程纠缠态。于2024年7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学(广州)担任助理教授。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和量子信息,主要围绕理解、表征和实现纠缠量子物质这一主线开展研究。